第1354章 郭邴勋的想法
郭邴勋的这番话一出口,杨震与李延平都被他的想法给弄愣了。德军战俘,交换这些人做什么?难道郭邴勋是想用德国人缓解目前根据地内兵员不足的问题?将这些日耳曼人补充进自己的部队?
看着面前的两位抗联最高军政首长,听完自己想法之后一副不解的样子,郭邴勋笑了笑道:“司令员、政委,苏德战场上现在什么形势咱们先姑且不论。我想问问两位首长,对现在这支德国军队是怎么看的?”
对于郭邴勋的反问,杨震没有丝毫犹豫的道:“眼下的这支德国军队,在战略上虽说有一些弱点,但是他们在战术,特别合成化作战能力绝对是突出的。至少在现在,还是世界上最强的。尤其是在战术空军的运用,以及装甲机械化部队的运用上,可以说是顶尖的。”
“其在战场上的战术保障,也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。如果没有强大的战术保障能力,以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为主要突击力量的德军,根本就打不起来闪电战。恐怕这一路上修理坦克,就把他们的推进速度给降下来了。”
回答完毕郭邴勋的反问,杨震突然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。想了想杨震道:“老郭,你的意思是用这批除了我们急需的物资之外,用其他的物资交换德军战俘之中的工程技术以及维修保障人员?”
看着杨震有些了然的神色,郭邴勋点了点头道:“作为一支擅长地空协同作战,以大规模装甲部队作为主要突击力量,并擅长运用战术空军的军队,德军的战场技术保障能力至少从眼下看,水平还是相当的高。”
“一号,您说的对。没有一个强大的战场技术保障能力,德国人根本就玩不起所谓的闪电战。越是现代化的装备,所需要的技术保障能力也就越高。作为德军主要突击力量的装甲集群,没有一个完整的战术保障体系,再好的战术也起不到作用。”
“而且德国人的教育水平,不仅仅是在欧洲,就是放眼全世界也是相当高的。尤其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,他们的理工类教育水平还是相当的高。有着大量现代化工业支撑的德军,技术保障人员的水平显而易见。”
“所以我想用这批物资,与苏联人达成一个协议。交换德军战俘之中的所有装甲、航空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。当然也不仅仅是这两个兵种,包括炮兵、工兵、汽车兵,甚至包括后勤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,我们都需要。”
“用德军战俘之中的工程技术人员,来缓解我们目前在技术装备维修保养方面的困境。如果可以的话,我们还可以和苏联方面达成一个长期的协议。通过一些交换手段,将德军战俘之中的理工科毕业生,以及技术装备的工程技术人员搞过来。”
“一是用他们充当教员,培养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。德国人严谨的性格,高水平的技术能力,我想会为我们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人员。二也可以缓解我们在技术装备保障能力上的不足,以及加快我们战损装备的维修。”
“就算苏军现在基本上打的是败仗,但是我想一些战术胜利总归还是有的。他们手中的战俘,如果有一万人,我想按照德军的文化水平以及技术装备配比的情况来看,其中一千名工程技术保障人员还是能够挑出来的。”
“最关键的是,苏军目前在战场上损失惨重。再加上德军的那个臭名昭著的政治委员命令,我想落到他们手中的德军战俘,恐怕没有什么好果子吃。如果我们能在这方面伸手,将这些德军战俘拉出火坑,在给予一些适当的待遇。”
“我想以我在欧洲留学的时候所了解的德国人性格来说,只要能逃离苏联人的手中,他们会相当卖命的。有了这批德国人为我们效力,我想对于我们来说会是一个极大的帮助,也可以相当缓解我们的困境。”
说到这里,郭邴勋开了一个小玩笑道:“如果可能的话,用这批物资再将苏联人缴获的德军钢盔换回来,缓解一些新编成部队缺乏钢盔的局面,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只是现在苏军的败仗一个接一个,就是不知道能有多少达到我们标准的战俘和钢盔,拿出来与我们交换。”
郭邴勋说罢,无论是杨震还是李延平,都被他的这个奇思妙想给吸引住了。仔细琢磨了好大一会,杨震转过头看了看边上的李延平,犹豫了一下还是道:“老李,你看老郭的这个想法怎么样?如果可以的话,我想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。”
对于杨震看过来的目光,作为军区政委,清楚知道目前部队困境和缺乏什么的李延平微微点了点头道:“我看可以考虑。如果能缓解部队目前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,我想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”
“你和老郭都说了德国人生性严谨,做事风格一丝不苟。最关键的是技术精湛,训练有素。如果这个协议能够达成,对我军的战场战术维修、保养能力,将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。至少能够摆脱目前苏联人的那种粗犷的修理,以及战场保障模式。”
说罢,李延平苦笑道:“一号,其实给我们的选择并不多。这批我们急需的物资,现在就扣在苏联人的手中。如果我们不答应,不仅仅是其他的物资,就是我们现在急需的棉花、飞机零部件,以及军工原料,我们一样都拿不到。”
“尤其是棉花,眼看现在已经入秋,连同挺进军在内几十万大军的冬装如何的解决,已经成了燃眉之急。棉花在不到位,部队今年的冬装就成了问题了。这北满零下几十度,没有足够的冬装,这部队冻也冻垮了。”
“还有航空兵急需的飞机轮胎,军工部门的各种原材料,还有建设各个工厂所需的必要设备。这些问题如果迟迟得不到解决,不仅仅是目前的基建要停下来,就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受影响。”
“尤其是工厂所需的各种设备,急迫性甚至比军工原料还要紧张。咱们这里能够搞基建的时间,本身就比较短。如果在运输上耽误一个月,整个施工期就要延长一年还多。与其血本无归,还不如能搞回一点本钱是一点。”
李延平的话音落下,杨震微微的点了点头道:“我看也差不多。苏联人盯上的东西,要是搞不到手,他们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。不过,我们不能让他们就这么白白的占了便宜还卖乖。”
“这样老李,你和他们谈判的时候,可以告诉他们。除了军工原料、飞机零部件,以及棉花之外,其余的物资我们可以放弃。但是这批航空汽油和各种燃油,我们至少要六千吨。还有那两架运输机,我们也是必须要的。”
“其他的,按照老郭的想法办。德军战俘中的我们所需要的人员,还有德军的钢盔,尽可能的都换回来。老李,你一定要把握好,在这个方面尽可能的和他们签订一个长期的协议。德军战俘,我们是能要多少就要多少。”
“还有你清楚的告诉他们,没有充足的军工原料,他们要的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,以及相应的弹药,我们根本就无法提供。我们不可能削减眼下正在激战部队的战斗力,从现役的装备之中抽调给他们。”
“他们需要我们提供,那么没有任何的问题,但是只能重新开生产线给他们生产。如果他们实在不想要这两种武器,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将这批军工原料全部扣下。我们得不到急需的原料,那么他们就得不到所需的装备,大家的日子就都不好过。我们固然得不到急需的物资,但是他们也别想得到同样急需的反坦克火力。”
“在谈判的时候告诉他们,我们要的德军战俘以及德军的钢盔不仅仅是今年,在今后如果苏联方面俘虏的德军或是德国同盟国的战俘之中,有相同的人的话,希望他们都能转交给我们。这些人和钢盔,我们可以用粮食来交换。”
“还有,他们需要的无后坐力炮、火箭筒,他们可以拿出一个大致的数字,我们可以提供给他们。同时我们还可以再提供一批我们目前库存的美制卡车,甚至如果苏联方面需要的话我们还可以提供给他们,我们目前库存的五十架美制p三九战斗机。”
“但是这批装备我们不可能白提供给他们,我们需要他们提供部分m,一九三八式榴弹炮,以及zls三式加农炮、t三四坦克全套生产图纸和部分成品装备。至于成品装备的数量,一会你和老郭研究一下。能要多少,就尽可能的要多少。”
“在谈判之中,咱们也不妨狮子大开口一次。数量上可以多要一些,漫天要价,就地还钱吗。不过当务之急是要先解决这批美国物资的问题,航空汽油、飞机配件,还有那上万吨棉花,都是我们现在最急需的。”
“同时在谈判的时候,你告诉苏联人,只要他们提供的我们所需火炮和坦克实物的数量越多,我们也可以在他们的需求上增加供应量。别说一千,就是三千门也没有问题。在炮弹的数量上,我们也可以大量的增加。”
“老李,你回去告诉苏联人,这就是我们的最终,也是不可能更改的态度。如果他们同意的话,我们马上就可以签订协议,从下周就可以开始履行协议。如果苏联人拒绝的话,那么对不起大不了大家一拍两散。”
“我们如果得不到一滴汽油,那么他们也别想得到这批物资之中的任何东西。这些东西,除了少部分是美国人援助的之外,相当一部分还是我们自己购买的。我们完全有理由,要求美国人将这批货物运回去。”
“这两件事情不要分开谈,要作为一件事情谈。但是所有的底牌,不能一次性全部打出来。现在的情况是苏联人比我们着急,因为是他们要面对德军的装甲突击战术。这次的狮子大开口,只是他们为了后一个条件作为铺垫。”
第1355章 肉疼的郭邴勋
谈到苏德战场目前的战况,杨震摇了摇头道:“其实现在的苏联红军,如果不能从心态上调整,从根本上提升指挥员的能力,迅速改变现在重进攻、轻防御,甚至压根就不会打防御战的战术。”
“就是给他们什么武器,也无法改变颓局。苏军各级将领,包括基层军官的指挥能力,除了个别人之外,与德军相差太多。战场上的战术运用能力,与德军相比也过于落后。大部分的军官,只会一味的死打硬拼。”
“本身的地面火力优势,就这么白白的浪费。大量装备的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,性能这么优良。再加上可以作为反坦克使用的团属二二式野炮,却没有能发挥多少作用。空有利器,却无法发挥作用。”
“一样的火箭式提拔,在大清洗的威胁之下,苏军的各级干部养成了只维上的毛病,以及过于教条的思想。上级布置的任务,无论在不现实,也不敢提出来。再加上各级军官的能力,大多与所处的位置并不相符合。”
“这也是我为何逼着我们的各级军事干部,不断的进修自己的战术素养。不顾各级指挥员的抱怨,不断的对他们进行考核。逼着他们学习文化,学习各方面的军事课程。甚至以日军俘虏,作为教官来培养我们的各级干部。”
“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之下,抽调出大批的装备和物资,不断的进行各种大规模的演习。就是为了尽可能的让他们提高自己的战术素养,宁愿在训练场上和课堂上,让他们多付出代价,也不要在战场上因为自身能力的问题,付出今天苏军付出的这种代价。”
对于二战中苏军大部分时间之内的表现,杨震内心之中其实还是很看不起的。在战场上太过于教条,战术上也过于死板。尽管在地面作战之中,大部分时间在装备上都占据绝对的优势,但是却往往付出比他们对手更多的代价。
也正是考虑到自己部队的各级干部,同样属于火箭式提拔,严重的缺乏与自己担任职务相应的能力。杨震才逼着各级指挥员不断的学习,不断的进修。甚至还不惜以敌为师,从日军战俘之中选拔一些中高级军官担任教师。
杨震说完这番话之后,思想却是有些跑题。只不过他此刻的想法,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,李延平与郭邴勋并不得而知。对于杨震之前的想法,李延平出于对杨震的过度信任倒还是没有什么,但是郭邴勋却还是有些相当的不理解。
听到杨震最终还是将部分美制卡车交给苏联人,甚至还要提供部分美制战斗机,郭邴勋多少有些着急。美国人的援助谈判才刚刚开始,鬼才知道真正的大批援助,究竟会什么时候到位,而下一步的作战行动却随时可能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