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茯苓上身穿白色带蓝花的小袄,下面深蓝色的粗布裤子。
裤腿边,让钱佩英给缝了一圈上衣的白色带蓝花边,这样一看就知道穿的是一套。
小姑娘又被老娘给编了两条辫子,怕头发脏,头上扎块花布。
花布还是白色带蓝花的,在头顶系成三角形。
宋茯苓扛块黑板,二蔫吧和宋金宝等几个小小少年正在拉着爬犁。
爬犁早就改装了,冬天爬犁下面放两条铁丝能在冰面上滑。现在是安装俩木轱辘,用绳捆在身体上,往前拉。老牛拉车什么样,这些小小少年就是什么样。
车上摞着一堆东西。
比如,黑板架子。
比如,宋福喜叔叔给小朋友们做的小板凳、矮长凳。
几位小小少年的身后,此时跟着一帮“一年级”的小豆包。
小豆包们一个跟着一个背着满是补丁的书包。
其实也不是故意给打补丁,只不过是用碎步拼凑做出来的,碎布,太碎了。
一个个累的吭哧吭哧的,双手还抱着小书桌。
事实上,孩子们怀里抱的都不能称作是书桌,也就是大人平日里坐的凳子。
这些娃子们要干嘛去啊?
没办法,没地方念书了。
公共大食堂在宋福财伯伯的带领下,天天烟熏火燎。
咳咳咳,他们天天用童声咳嗽,咳得弯了腰,咳成了小老头小老太太。
这不嘛,胖丫姐姐忙完黑列巴那一摊,将那些大姐姐教会,让二丫姐姐当生产组组长,抓好生产量,让宝珠姐姐当会计,记好每人每天做了多少块,就立马甩手不干,来拯救他们了。
说再不能这样下去,领他们寻找新课堂。
“小么小二郎,背着那书包上学堂,预备唱。”
“小么小二郎……不怕太阳晒,也不怕那风雨刮,只怕先生骂我懒,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。
小么小二郎……不是为做官,也不是为面子广,只为穷人要翻身啊……”
大地上,汉子们听到离老远传来的歌声,用袖子蹭了把头上的汗,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笑。
这几天一直都是。
孩子们一来,他们心里就清楚,再过一个时辰就能吃上饭。
整的他们只要累的直不起腰,就开始盼孩子们来。
没错,宋茯苓新寻找的学堂就是田间地头。
她考虑,领着孩子们来这里念书,一是能锻炼他们的力气,去荒地得走挺远。
并且在第一天时,她就对小豆包们说:“我们每日都比前一日多走一百步,这样我们就有希望在伯伯叔叔们秋收时,能走完咱们家这些地了,你们说好不好?”
好吧,她其实是在给自个鼓劲。
将学堂设在外面,第二方面的考虑就是,让孩子们在背书的同时能亲眼看看,这一大片荒地到秋收变成碗里的粮食,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割草、放荒、种地、铲地、松土、除草、趟地,用木梨子趟成一拢一拢的地。
拔草,每天草长起来都需要拔这一大片地的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