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(1 / 2)

侯门继室养儿经 苏 芷 1700 字 1个月前

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,赵菁都挺佩服这些从武之人的。为了国家大义抛弃小家,抛头颅洒热血不再话下,二十五六连一个孩子都没生下来,这在古代来说,当真是相当少的了。

所以看着徐老太太这着急的模样,赵菁也跟着心里着急。奈何这京城的富贵人家都生了一双势利眼,前朝留下的老牌权贵们,自然是不愿意跟这些新贵们结交的。而这些新贵家中的姑娘们,也没有哪个能等的住武安侯的。

北边的仗也不知道要打多久,常年征战在外,守活寡不说,还要整日里担惊受怕,没准儿一天睁开眼的时候,自己就从守活寡变成了守真寡了。还有一件最要紧的事情,人人都知道当年老武安侯是草莽出生,因此这武安侯老夫人的出生……就更上不来台面了。在家娇养了十几年的姑娘,嫁到这样的人家,给一个也不知道哪个屯哪个村出来的村妇使唤,真是说要多憋屈就有多憋屈。

所以大家私下里都议论,要不是景国公家的三姑娘身子骨太差了,也不至于肯嫁过来的。如今也倒是被那些嚼舌根的给说中了,果然没熬上一年,就死了。

赵菁出了松鹤堂,便回了方才自己一直呆着的议事厅,几个小宫女太监也都用过了午膳,在里头誊账本的誊账本,理客人名录的理客人名录。众人瞧见赵菁来了,都放下手里的活计迎了上来,规规矩矩的福身行礼,其中一个年纪小一些名唤杏儿的圆脸小宫女开口道:“姑姑回来了,方才外头有人来回话,说景国公府四房的两个奶奶,没用过午膳就走了。”

赵菁蹙着眉梢想了想,这景国公四房是庶出的,这两个奶奶应该是四房的两个少奶奶,这都出殡了十多天了才过来吊唁,看来以前跟这三姑娘的交情应该也算不得好,于是便淡淡回道:“走了就走了吧,这都好些天了,只怕也没什么要紧的亲戚来了。本家的亲戚有老太太身边的几个老妈妈照应着,外家的亲戚也都来的差不多了,让外头婆子照应着便好了。我今儿要回宫一趟去,你们都给我规矩着点,等忙完了这几日,太后娘娘那边,自然少不了你们的赏的。”

这几个小宫女小太监都是临出宫时候,太后娘娘让赵菁亲自去内府挑的。她一个人出来自是忙不过来的,太后身边的宫女太监又是不能动的,因此便从内府新进宫的小宫女太监里头,选了几个识字的过来,帮衬着她料理一下这几日的琐事。这些小宫女太监也知道赵菁的来路,恨不得能将她服侍好了,将来好能在皇帝或者太后娘娘身边当差,那荣耀,可就非同一般了。

众人一叠声应了,赵菁坐下来,翻了翻这几日的账本,心里好估摸一下这一次的花销。北边在打仗,听说南边也不安生,太后娘娘交待下来,不能委屈了武安侯夫人,可户部能拿出的银子也有限,务必让赵菁既要张罗的有面子,又要省着些银子。

赵菁较劲了脑汁,把这京城的物价打听的清清楚楚的,才算是没被那些掌柜的给坑了。他们原当宫里出来的人不懂事,如今却也不敢小瞧了赵菁去了。

赵菁合上了账本,想着今后自己出宫了,总也是要做一些小生意的,这些事情上头多放些心思也是好的,省得将来被人骗。只可惜这次出宫是领了太后娘娘的懿旨,她不方便回鼓楼大街自己家里去瞧瞧,也不知道哥嫂是不是还都好着。

正胡思乱想中,外头一个婆子冒着雪过来,到了门口也不敢进来,只在抱厦外头回道:“菁姑娘,外头大门上人来传话,说宫里头派人来接您了。”

赵菁原本想着一会儿自己坐了武安侯府的车架回宫,谁知道太后竟派了车来,她想着这十来天自己不在宫里,只怕太后也担心外头的事情,便没再耽搁,披上了大氅,由老婆子打着伞,一路就到了前头角门口上。

来接自己的太监是小皇帝身边的福满多,主子们叫他小福子,外头的人可得恭恭敬敬的喊他一声福公公。他这名儿还是赵菁给取的,他刚进宫的时候也没个名儿,太后说了,服侍皇上的奴才,名字都要取得好,要让人一听就觉得喜气,大约也是因为前世方便面啃多了缘故,赵菁脑子一闪,就想到了福满多这个名字。

“小福子,怎么是你?你今儿不在皇上跟前当差吗?”赵菁问了一句,小福子早已经亲自跳下了车,一壁上前扶她,一壁笑着道:“皇上想吃帽儿胡同的的糖炒栗子了,怕别人买不好,特特让奴才出来,顺道再把姑姑接回去。”

“怎么?不是太后娘娘遣你出来的?”

“摄政王在太后娘娘的宫里呢!太后哪顾得上这些,姑姑,咱快些走吧,一会儿皇上该等急了。”小福子一边说,一边催着车夫启程。

马车角落里放着暖炉,里头倒是暖和的很,小福子又从角落里头翻出一个套着猩猩毡的手炉出来,递到赵菁的手中,笑着道:“皇上让给姑姑准备的,说姑姑的手上长冻疮了,怕车里冷,把您给冻着了。”

想着小皇帝平日里功课这样忙,倒是还记挂着这些,赵菁心中不禁一暖,可又想着小皇帝平常顽劣惯了,正经的事情也不见他做几样,偏这些不打紧的小事上头,倒像十分留心的样子,多少还是忍不住摇了摇头。